受疫情衝擊,嘉義家扶中心捐款大減2成,為持續守護嘉義地區弱勢兒少及家庭,家扶展愛服務隊隊長謝茗淀將40週年活動經費省下,並由隊員捐輸,加上嘉義市議員陳家平、傅大偉也慷慨相挺,共同募資20萬元捐給家扶中心,力挺弱勢度過疫情難關。
29日上午由展愛服務隊隊長謝茗淀、嘉義市議員陳家平、傅大偉等人,捐贈20萬元扶幼捐款,由該中心黃國芳主委及沈明彥主任代表接受並回贈感謝狀,家扶感謝展愛隊員與社會大眾的支持,力挺嘉義地區弱勢兒少及家庭。
謝茗淀表示,嘉義家扶中心展愛服務隊成立於1981年4月,隊名以「推展愛心」發想而來,成員由年滿20歲以上、有志於服務弱勢族群的社會青年所組成,服務對象是以兒童為主,提供兒童一日營、兒童保護宣導、相見歡、愛家服務、園遊會、寒冬送暖、家長參與活動之兒童托育…等服務。
謝茗淀說,在80年代嘉義地區的義工團體中,除了救國團外,展愛隊算是相當有活力的義工組織之一,所以後來嘉義縣、市陸續成立的志願服務協會領導群中,都會看到展愛隊隊員忙碌的身影。今年適逢該隊成立40週年,因疫情蔓延將慶典活動延期,而將活動、贊助經費湊足20萬元捐贈家扶,成為永久之友,以紀念40週年特殊的日子。
家扶中心沈明彥主任表示,感謝來自義工隊員及社會大眾的愛心,在疫情嚴峻期間共同抗疫,雖然捐款二個月內捐款少了100萬元,但申請急難金的家庭卻增多,在六月就協助20戶、發放18萬元的急難金。家扶中心將持續秉持關懷弱勢的精神,持續守護每個孩童,讓每個家庭都能度過這波疫情挑戰。
更多新聞推薦
根據執行發射任務的阿利安太空公司(Arianespace)傳送的直播影像,歐洲太空總署(ESA)負責探索太陽系外行星的一座太空望遠鏡,今天從法屬圭亞那(Guiana)發射升空。
法新社報導,搭載太空望遠鏡的聯合號火箭(Soyuz)於當地時間上午5點54分(格林威治時8時54分)從圭亞那太空中心升空。由於發生技術問題,較原定計畫晚了一天發射。
這支孔徑30公分望遠鏡的設計目的,在於測量太陽系以外眾多「系外行星」的密度、組成和大小。
根據歐洲太空總署,名為「系外行星特性探測衛星」(CHaracterising ExOPlanet Satellite, CHEOPS)的此太空望遠鏡,將觀測已知有行星繞行的明亮恆星。
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奎洛茲(Didier Queloz)昨天告訴法新社,這項任務「代表朝著更深入了解我們所發現這些奇特行星的天體物理學邁進一步,而在我們所處的太陽系中不存在這類奇特行星。」
奎洛茲和同事梅爾(Michel Mayor)1995年10月在法國南部的一座天文臺利用專門訂製的望遠鏡,觀測到體積與木星相仿的氣態行星飛馬座51b(51 Pegasus b),在距離太陽約50光年外,繞行類太陽恆星飛馬座51(51 Pegasi)。此後天文學家在銀河系內發現超過4000顆系外行星。
這是俄羅斯打造的聯合號火箭今年第3次升空。
聯合號火箭昨天因據稱是發射裝置「異常」,在最後升空前倒數1小時25分中斷發射。
系外行星特性探測衛星將更深入了解這些行星的構成成分。
這對長期探索外星生物生存所需環境的研究是重要步驟,對解開地球起源謎團的也至關重要。
這顆衛星將在距地表700公裏處繞行地球,研究數光年外繞行星運行的岩塊。
歐洲太空總署科學主任局哈辛格(Günther Hasinger)昨天告訴法新社,這項行動希望能「拼湊出系外行星的全家福照片」。
奎洛茲表示,系外行星特性探測衛星不太可能解決天體物理學的「聖杯」,即在其他星球上究竟是否存在生命。
他說:「不過,為了理解生命起源,我們必須了解這些行星的地球物理學。這就好像是我們正朝巨大階梯踏上第一階。」
(影片來源:European Space Agency, ESA YouTube頻道,若遭移除請見諒。)